軟木畫是一種福州特色傳統工藝產品,采用雕畫結合型工藝,常被稱為“無聲的詩”、“立體的畫”,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。
軟木畫的制作過程精細且復雜,一件作品需要有3到4名藝人通力完成。每一片樹葉和每一片瓦,都是藝人們一片片粘上的,仙鶴滿身的羽毛,也是用一種叫通草的植物一片片做成的。
若要追根溯源,則一般認為福州軟木畫起源于20世紀初。當時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從法國帶來了一張柔韌輕巧的木質賀年片。經福州木雕藝人吳啟祺等人的研究,這種適合雕刻的木頭是來自地中海沿岸的栓皮櫟,名貴葡萄酒的瓶塞,就出自這種材料。以此為淵源,軟木畫逐漸發展起來,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海外訂單的大量涌入發展到高潮。至今,軟木畫的原料仍來自國外。這項非遺的產生發展,實際上都反映出了中西的交匯。
2008年6月7日,軟木畫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?!陡V菔熊浤井嫾妓嚤Wo規定》也于2021年11月1日起實施。規定主要圍繞軟木畫技術保護的管理體制、保護措施、人才培養、展示推廣、創新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規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