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油紙傘:一般將制傘的工序大致分為三步:一步削傘架,第二步裱傘面;第三步繪花刷油。
1、削傘架。
傘骨一般精選竹木,將竹料鋸成合適規格的竹筒,制傘師傅只選擇光滑透亮的竹筒劈開做傘骨。
長骨是傘撐開后傘面下的竹骨,必須來自同一根竹子將削好的竹筒經過浸水、日曬等處理,接著打眼、拼架、穿線,再串聯傘柄與傘頭。這些過程所要求的細致程度十分之高。
2、裱傘面。
簡單來說就是把裁好的紙粘上骨架,修邊、定型,但也是十分講究功夫。
傘面選用拉力強的特制皮紙,一張張仔細地黏在傘骨之上,整個過程要求速度緩慢、精細接縫,并需不時捋平皺褶。除了手工技巧,氣候也會影響紙面的平整,糊完的油紙傘并不能在陽光下暴曬,要在室內陰干。
3、繪花刷油。
油為一,油紙傘刷的油是桐油。桐油是油桐種子所榨取的油脂,有防水、防腐的作用。制傘作坊中還有專業畫師在傘面上繪畫,為傘面進行裝飾。
油紙傘因其歷史悠久,古典懷舊,內涵豐富,寓意吉祥,深受各類人們的熱愛,中國油紙傘文化主要表現在:
代表多子、多福
油紙與“有子”音近;傘架為“人”字形(由幾十個人字形狀組成);傘字
油紙傘是古典愛情的符號
繁體是“傘”,從繁體字角度看,是人字頭下面四個“人”字,自古寓意為五子登科。
寓意節節高升
傘骨為竹,竹報平安,寓意節節高升。
寓意美滿、團圓、平安
傘形為圓,寓意美滿、團圓、平安。